文物也能“望闻问切”?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惟恒新闻
现实中,有的鉴定专家手一挥,短短十几分钟就能给几百件收藏品宣判“死刑”。这对文化艺术品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他们所否定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大批民间收藏品和收藏家。
很多民间收藏家对文化艺术品往往“一掷千金”,甚至“守候一生”。有的人把多年的积蓄都用在了收藏上。如果有一天,某个所谓的专家随便看了两眼,就说珍藏多年的藏品是假的,这对收藏者来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巨大的打击。
这种现象确实需要改变。因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收藏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逐渐成为一种投资行为。而要想文化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需要规范文化艺术品鉴定市场,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鉴定标准问题。
目前,首先要加快建设既有资质、又有技能、符合德技双馨标准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师队伍。其次,按照“协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三步走”的实施办法,逐步建立艺术品鉴定的标准体系。再次,完善公正、公开、透明的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服务程序和鉴定体系,建立文物艺术品科技鉴定行业标杆。运用传统“眼学”和科技检测交叉融合的鉴定形式将是一个大趋势。可是,当下技术鉴定推广难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传统观念和现实利益。可以说,依法综合利用科技手段为当代艺术品和古代艺术品“把脉”,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上一篇:哪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美剧 下一篇:拟上市公司知识产权风险预防与危机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