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惟恒 在线咨询 在线下载

依托知识产权,奔向美好未来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资讯

依托知识产权,奔向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16.03.31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在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颁奖典礼上,作为体现中国高质量专利成果的20项中国专利金奖项目,得到人们的惊叹。其中,除了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外,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件名为“快速制浆的豆浆机”(专利号:ZL201010195075.1)的发明专利荣膺金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个位于济南市以小家电为主业的企业,缘何一再斩获国内大奖,能够和信息巨头腾讯、世界五百强中石化等企业并肩而立?“这不是一项简单的豆浆机技术,而是引发行业‘二次革命’和人们生活方式重大变革的划时代技术。”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润说,此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正是突出专利的质量导向,助力企业腾飞的最好证明。
 
  自主创新 引领市场风潮
 
  将干大豆浸泡7小时至8小时,放入豆浆机,然后打碎、出浆,煮熟,30分钟左右,才能做好一杯豆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赶时间成为人们生活的“痛点”,而传统的豆浆机所消耗的20分钟至30分钟的宝贵时间,对分秒必争的现代人来说实在是头疼不已。
 
  “消费者的‘痛点’在哪里,我们的研发方向就在哪里。”韩润介绍,为改变传统豆浆制作过程的繁琐费时问题,九阳研发了这台“快速制浆的豆浆机”。将干大豆放入机器,按下按钮,最快8分钟之后,一杯香喷喷的豆浆即可呈现出来。如果说,豆浆机的发明是用现代科技引领传统的生活方式,将豆浆制取从手工时代带入工业化和自动化时代,是豆浆行业的“一次革命”,那在第一台豆浆机发明21年后,九阳则凭借快速制浆豆浆机,实现了豆浆行业的“二次革命”,有效扩大了豆浆的生活半径,使之成为像茶、咖啡一样的便利饮品。
 
  从8小时到8分钟,快速制浆技术不单单是时间上的缩短这么简单。传统豆浆机干的是“粗活”,高速旋转的刀片与豆子发生剧烈碰撞,将后者切成了一粒粒的小块。但这种未破壁的豆浆,只有10%至20%的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而“快速制浆的豆浆机”打破了大豆细胞壁,破壁后吸收率达90%以上,同时还缩减了豆渣粒径,豆浆不过滤也不会造成颗粒感,并且“一点也不用清洗”。正是凭借这样的技术水平和创新高度,九阳牢牢占据着中国豆浆机市场高于70%的市场占有率,“九阳制造”更成为行业内顶尖水平的代表。
 
  专利护航 打造金字品牌
 
  1994年,九阳始创人王旭宁发明中国第一台豆浆机时,便提交了豆浆机领域第一件发明专利申请。22年来,九阳在小家电领域累计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1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0多件,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十多件。通过这些专利技术,九阳将豆浆机“从头包到脚”——换言之,一台豆浆机包含100个零部件,九阳在每个零部件上平均布局了超过10件专利申请。
 
  “尽管掌握着国内豆浆机方面的绝大部分专利,但九阳却没有封闭所有的技术途径,也没有依靠知识产权故意打压竞争对手。在九阳看来,单靠单打独斗豆浆机市场做不大,参与者越多,蛋糕就会越大,竞争越充分,公司就能成长得更快。”韩润表示,对待专利,九阳的态度是尊重科研成果,也愿意和其他企业和平共处,不会让对手无路可走。而当一而再,再而三遇到专利被恶意侵犯时,九阳开始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是企业的底线。让人惊奇的是,九阳在专利侵权之争中屡战屡胜,往往最终以和解的方式保护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1000多件专利申请将豆浆机‘包裹’起来,任何企业要想进入豆浆机行业都绕不开这些专利,所以理直气壮的九阳很会打官司。”韩润说,专利让九阳打赢了官司,也赢得了市场。凭着对自身技术研发基础和专利保护方案的信心,九阳大踏步迈出国门,为打造金字品牌奠定了基础。“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在当地市场的发言权。”这是韩润挂在嘴上的一句格言,也是九阳打造金字品牌的底气所在。(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守运 通讯员  李乐)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亟需知识产权“保护网”
下一篇:商标也要提高含金量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