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助力“中国制造” 推动科技创新抢占制高点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惟恒新闻
材料换代方面,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领域部分材料批量生产和规模应用。
“过去,国防、军工、核能、航空航天技术是新材料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以新材料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正在快速发展。产品开发周期日益缩短,石墨烯、3D打印材料、超导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带来新的技术创新正逐步实现产业化。”马睿文说。
“十三五”布局三大重点方向创新抢占制高点
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材料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关乎“中国制造”的品质。特别是前沿新材料领域,往往能够成为催生新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例如被广泛看好的石墨烯,如果能在规模化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将有望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获悉,新材料范围广、门类多、品种杂,“十二五”时期,根据材料的属性、功能和未来趋势,曾将新材料分为6大门类,初步搭建了新材料分类体系。“十三五”期间,《指南》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列为三大重点发展方向。
在前沿新材料中,特别提到对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突破,并强化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将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集中力量开展系统攻关,形成一批标志性前沿新材料创新成果与典型应用,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竞争制高点。
据了解,新材料从研究发现到成熟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都需要10至20年时间。发达国家大多采用“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的材料发展战略,通过制定重点品种发展路线图,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等方式,强化前沿新材料领域布局。
上述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我国在新材料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在石墨烯、超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具备较好发展基础,部分领域甚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前沿新材料领域优势,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力量开展系统攻关,力争形成一批创新成果与典型应用,为新材料产业及下游应用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马睿文也表示,《指南》明确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强调从供给侧发力找准重点应用市场,如在石墨烯领域围绕防腐涂料、复合材料、触摸屏等应用领域,重点发展利用石墨烯改性的储能器件、功能涂料、改性橡胶、热工产品以及特种功能产品,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传感器、触控器件、电子元器件等。“同时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这为新材料产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新材料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和健康稳步的发展。”
新材料产品创新步伐加快重视绿色发展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借着《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东风,以及《指南》里的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企业和投资机构看好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资本介入将给新材料产业带来刺激效应,新材料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市场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新材料市场板块活跃,多个上市企业表现强势,为进军新材料行业的企业间收购行为增多。
对于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马睿文表示,未来技术带动作用将日益明显,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在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科技计划中都给予了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未来新材料产品创新步伐将加快,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另一方面,新材料产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未来新材料行业将向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化方向发展,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资源、生态环境及人口的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材料及其绿色生产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马睿文说,“未来,在制备技术方面,新材料产业将更加注重发展短流程、低污染、低能耗、可回收、绿色化、数值化等生产制造技术。”
上一篇: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电力项目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软件著作权登记:“精准”比“量大”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