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惟恒 在线咨询 在线下载

“深圳品牌”打造质量引擎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惟恒新闻

“深圳品牌”打造质量引擎

发布时间:2014.09.18 新闻来源:深圳特区报

一边是华为、腾讯、光启、华大、超多维等企业成为全球知晓的领跑品牌,一边是服装、内衣、钟表、家纺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品牌跃升的全新传奇。作为改革创新的先锋城市,深圳依靠创新驱动和优良营商环境,一大批企业品牌和行业品牌树立了行业标杆,并屡屡现身世界舞台。

 

目前,“深圳品牌”蔚为大观,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3家,为首个突破百件的副省级城市。在企业品牌和行业品牌联合助推下,深圳成为高科技之城、创新之都和人才高地,“深圳品牌”正与国际巨头争夺世界前沿阵地。

企业品牌回响全球市场

 

“byd”这三个字母近年来频频出现在欧美街头。伦敦采购的52辆纯电动出租车已从深圳漂洋过海,荷兰弗里斯兰街头穿梭着6台电动大巴。它们都有“byd”字眼,出自深圳民营企业比亚迪。

 

时至今日,通信领域的华为、中兴通讯,互联网领域的腾讯,新材料领域的光启,光电子领域的超多维,基因测序领域的华大基因,金融领域的招商、平安,房地产业的万科、金地,医疗器械领域的迈瑞、电视行业的创维、康佳等“深圳品牌”,纷纷进军全球市场与欧美品牌“掰手腕”。

 

比亚迪名扬海外,是深圳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品牌深企已成为行业领跑者和标准制订者。索尼、东芝、宏碁、华硕等使用超多维的3d裸眼技术时,每生产一台个人3d电脑必须预先支付约15美元,而这过去只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这种逆转,昭示超多维在立体显示领域占领世界技术制高点,成为技术输出方并掌握定价权。深圳光启订制出超材料行业的第一份标准,以平均每周申请25项专利的速度,悄然成为世界超材料领域的引领者,业务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工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被誉为中国的“苹果”和“英特尔”。

 

带着行业影响力,深圳龙头企业以自有品牌“走出去”也形成新格局。华为、中兴产品进入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集登机桥和集装箱产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迈瑞的监护仪产品产值位居全球第三,研祥连续6年稳居全球第三,德昌电机、泰丰电机等企业的微电机产量约占全球10%以上。

行业品牌凸显龙头地位

 

瑞士钟表、法国香水、意大利皮鞋、德国啤酒……在国际市场上,一个国家的行业品牌俨然已成为它的名片。在深圳,这种品牌效应随着“深圳品牌”的崛起也在全球扩散,一大批行业品牌日渐凸显其龙头地位。

 

深圳行业品牌走俏海内外。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出自深圳。国内智能手机前五强中,中兴、华为、酷派等三家深企与三星、苹果比肩而立。在这些企业背后,深圳从事通讯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达1000多家,去年生产手机3.1亿部,产业配套率达99%,形成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无独有偶,深圳钟表、内衣、服装、电视、家纺、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制造业,不断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自有品牌拓展市场,创造着从“代工”到“品牌”的传奇,深圳手机、水贝珠宝、深圳家具、横岗眼镜、深圳女装等成为业内风向标。

 

类似的情形也在服装行业上演。目前深圳拥有女装自主品牌1000多个,其中国内知名品牌100多个;从过去只是单纯的制造,到现在设计、样衣手感、品牌推广等各环节都和国际接轨,新款周期从两个月缩短到两个星期,一两天就有一个新款上市,年出口超100亿美元。

 

而在长城、神舟、研祥等企业带动下,深圳涌现出计算机及外设生产及配套企业1500多家,去年全市生产微型电子计算机5228.56万台。平板显示、数字视听、智能装备等行业也因为华星光电、创维、中集等领军的带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

城市品牌激活创新要素

 

步入质量快车道的深圳,不断深耕高科技领域,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国家基因库等大型科研项目集体扎根于此,聚焦科研产业化的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第四代移动通讯、基因测序、超材料、新能源、高端芯片等技术领域,深圳高科技企业与国际巨头正在争抢世界前沿阵地,也把深圳的城市品牌擦得更亮。

 

深圳活跃着庞大的本土创新型群体,成为城市品牌的扎实基础。今年上半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261件,同比增长41.2%,继续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

 

在城市品牌和创业环境吸引下,深圳成为海内外人才想来、能干、愿留的舞台。20多岁的光启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30岁的华大基因研究院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王俊,以及认定的数千名“孔雀计划”团队和人才,谋划并构筑着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城市品牌的树立,激活了深圳创新驱动的各种要素。从经济特区到高科技之城、创新之都、人才高地,“深圳品牌”为“深圳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深企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锐力量,更是“深圳质量”蓬勃发展的有力支撑。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国际版权论坛热议加强版权保护 助推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获中国专利金奖者奖100万元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