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惟恒 在线咨询 在线下载

专利运营促发展 军民融合创未来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法律法规

专利运营促发展 军民融合创未来

发布时间:2016.10.19 新闻来源:专利运营促发展 军民融合创未来

   360新娘出嫁!三千多年来,十三朝古都西安见证了无数灿烂辉煌,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为这座古都的文武千秋增色添彩。日前,由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下称军民融合平台)做媒,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共12个大类的360件专利开始运营转化,将分别在全国各地发挥作用,展现英姿。

  军民融合平台要为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作出有效探索,构建起由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打通专利技术与产业实现的壁垒,助推形成良好的以知识产权运用为主线的公共服务和专业化社会服务环境,建立知识产权与军民融合的桥梁。军民融合平台建设运营负责人段国刚如是说。

  牵线搭桥找婆家

  99日,大连,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919日,北京,中国专利信息年会;924日,西安,中国科协年会……段国刚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展示了他的行程,这种各地巡演对于军民融合平台而言早已是常态。段国刚告诉记者,在建设前期,平台对军工单位、大型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商等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走访,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军工集团、大型国有企业开始逐步重视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但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仍存在供需双方缺乏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缺乏一站式全流程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等问题。因此,军民融合平台联系全国各地的知识产权成果需求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投资者资源,在各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把各个信息孤岛连通在一起,充分打通知识产权交易的各个环节,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军工单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军转民的路子。

  段国刚介绍,仅以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为例,对于知识产权运营,研究所有强烈的需求和意愿,希望让这些待字闺中的优质知识产权作为投入要素直接参与到市场运作中,最大限度实现其经济价值。军民融合平台通过长期的深入调研,针对这些研究所、高校等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分析评判,积极联系各地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和资本方,成功推动了一大批知识产权运营的军转民”“民参军

  不久前,军民融合平台历时3个月面向全国范围的合作伙伴征集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此期间,军民融合平台与包括军工单位、大型企业、高校、中介服务机构等10个大类的100多家单位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专注技术练内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对知识产权运营转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地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军民融合平台是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受到全国关注的?段国刚告诉记者,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运营新理念、新模式。平台要推动军民用科技成果双向转移,实现促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绷紧技术这根弦。在段国刚看来,专利的运营分三个层次,一是基于专利证书的交易,即简单地通过交易扩充专利数量;二是基于法律权利的交易,即以规避法律风险为目标的商业策略;三是基于技术的交易,即通过专利技术的转移转化,挖掘好技术,助推产业化,让技术真正发挥出最大价值。

  让好技术找到好资本,最大程度地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军民融合平台坚持专注自身运营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不断完善特色服务功能。比如,军民融合平台的一项重要武器就是平台自主开发的创新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据介绍,该体系由线上机器评估与线下人工评估融合组成,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传统的资产评估有机结合,避免了传统资产评估通常只能对已实施专利进行评估的局限性和存在客观性不强的问题。该体系通过对评估参数流程进行创新性的改进,以及结合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专利自身技术效果等多方面评估参数,将对投入运营的知识产权提供更客观、精准的评估。正是依托该价值评估体系,军民融合平台帮助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对其专利进行评价和梳理,成功推动一批专利和技术成果展开运营转化。今年以来,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原先基础上持续活跃,企业专利实施率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平台的作用功不可没。

  下一步,我们将与国家‘1+2+20+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有效衔接,积极开展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的资源整合、准入退出、权益分配等机制的探索与试点,成为服务西部、辐射全国、连通国际、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的集聚中心、交易中心和运营服务中心,为国家层面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积累经验。谈起平台到2020年吸引和集聚300家以上国内外优秀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实现年专利技术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促成100项以上重大军民两用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目标,段国刚信心满满。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把中国自信写在太空
下一篇:汇聚知识产权动能 大展网络强国宏图
在线客服